义务编纂:刘光博
2日,媒体探秘中国“小卫星家族”,在2000平方米的总装厂房内,见到了系列已“上天”小卫星的初样星,还有数颗“整装待发”的北斗三号卫星。
“北斗三号卫星”束装待发
林宝军介绍说,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去年12月发射,到目前为止运行良好,已拿到中国自己的碳排放数据,“数据还在剖析处置中,有助进步中国环境气象研究水温和国际话语权。”
另外,现场的初样星中还有:量子迷信实验卫星“墨子”号??是世界首颗量子科学试验卫星;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试验卫星??中国首颗高精度全球二氧化碳监测卫星等十多少颗卫星。
资料图 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提供中科院渺小卫星翻新研讨院副院长、导航卫星总师林宝军告知记者,量子跟暗物质这两颗卫星,中国目前是领跑世界的。
资料图 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提供 材料图 中科院微小卫星立异研究院供给中新网记者 郑莹莹
在上海张江园区的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有这么一面“卫星墙”,上面“挂满”了已发射上天的约20颗卫星,包括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天宫二号伴随卫星等“明星级”小卫星。
“将来小卫星”值得等待
中新网上海11月2日电 题:探秘中国“小卫星家族” 暗物资、量子“成员”领跑世界
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是中国航天范畴的微小卫星总体单位之一,已发射22颗卫星,包含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等一批“叫得响”的卫星;在研的还有30余颗。
曹金说,当前的目的是卫星小到能用手拿,“咱们有一个主意,就是未来让每个人都能领有一颗本人的小卫星。”(完)
“明星小卫星”领跑世界
这一系列小卫星对中国航天有何意思?在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微纳卫星研究所副所长、天宫二号随同卫星主任设计师曹金看来,本来的卫星十分大,当初“身量”越来越小,ei7w.cn,从一两吨、到三五百公斤,甚至三五十公斤,实在是科技提高的一个趋势,“就像手机变小变智能,航天器产品的发展也是依此法则。”
“中国将建成北斗寰球体系,假如建成,可以到达米级甚至厘米级的精度,车辆能够辨别,无人驾驶汽车等利用就都可以实现了”,他说。
比方天宫二号伴星卫星,差未几就五十公斤重,是一颗无比小的卫星。
在总装厂房内,“什物版”的北斗三号卫星惹人注视,现场有两颗正在“装星”,林宝军先容,这两颗卫星的组装基础实现,下一步要做的是真空实验,模仿天上的真空环境;以及力学试验,模拟火箭发射进程中所阅历的环境等等;另两颗卫星万事俱备,已放入屏蔽暗室里,待命发射。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外观方方正正,看起来不太起眼,却是目前世界上观测能段范畴最宽、能量辨别率最优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可荷载一批高能探测器,“火眼金睛”地观测到人类未曾观测到的,有望解开暗物质是否存在之谜。
Copyright 2017-2025 http://www.aio88.cn All Rights Reserved. |